1、”文景之治”

首先是汉初的”文景之治”, 这段时期算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好时期, 文帝, 景帝奉行黄老之道, 讲究无为而治,即政府不过多干预经济, 让老百姓自由发展。所以大家觉得负担轻, 框框少, 日子好过2、”武帝盛世”

和文景之治刚好相反, 武帝好大喜功。 连年征战, 虽大汉威名远播。 四海臣服。 但百姓过得不轻松。且武帝干预经济, 所有赚钱的生意如盐, 铁都要自己做, 搞垄断经营, 典型的与民争利。 不过, 这段时期大汉在邻国面前的确威风八面。 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对外强硬时期。 说盛世也不为过。

3、“昭宣中兴”

汉昭帝和汉宣帝则既不象文景那么柔,也不象武帝那么硬。 比较平均, 对内讲法制, 体恤百姓疾苦。 轻傜薄赋。 对外也打仗, 但规模不太大。“昭宣中兴”算得上好时期。

4、“光武中兴”

光武帝建立政权前很会打仗, 但当上皇帝后却尽量避免战争。 以柔治国, 和文景一样, 百姓日子好过, 但对外比较软, 不过凭借西汉打下的威风, 邻国倒也不敢侵犯。

5、“明章之治”

汉明帝与汉章帝在东汉算是不错的皇帝, 但”明章之治”比起前朝的”文景”, “昭宣”就差了不少,时间也短一些。至此, 汉朝的盛世算是结束, 中国进入了一个长达400年的混战时期。 基本没有盛世, 虽在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发展期, 但西晋朝王朝极其****, 和现在有得比, 相信百姓的日子不会好过。不过, 这期间有一些局部的, 小的盛世, 如:

6、“元嘉之治”

指南宋文帝时期有过短期的发展期, 虽不能与前面几个盛世相提并论, 但相对于当时天下纷争, 这也算是难得的好局面。400年的战乱结束后, 中国开始进入了又一个大场面。

7、“开皇之治”

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并迅速拔乱反正。 国家马上走上正轨。 而文帝厉行节约, 并以身作则, 实在是当今贪官的一面好镜子。 不过百姓日子虽然好过, 但由于文帝猜忌心重, 大官反而提心吊胆, 过得很不踏实。

8、“贞观之治”

这应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李世民能文能武, 治国方面发展生产, 轻傜薄赋, 与民休养生息, 百姓的日子迅速好起来。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 在政治上颇有民主风气, 听得进不同意见, 不会因为刻意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地位而护短。 如在当代做领导人, 定能带领中国走向民主。在国际上, 四面出击, 逐渐建立了大唐的领导地位, 而在打败对手之后, 并不赶尽杀绝, 能以比较平等的方式对待其他民族, 民族矛盾比较少。 各国都承认唐朝的大国地位, 这很象今天的美国。 只是三征高丽, 居然没有取胜,有点遗憾。

9、“开元盛世”

承接前面太宗, 武周留下的好局面, 继续发扬光大, 将唐朝的盛世推向高峰。 玄宗各方面也象太宗。 只是后半段经安史之乱, 迅速破产。 李隆基的名望也大打折扣。大场面结束了, 中国又进入了一个纷乱的五代十国, 不过也有偶尔的好时候。

10、“长兴之治”

这是一个很短的时期, 前后才八年,但在五代那样的一个乱世。 有这么一个时期, 很难得,后唐明宗李嗣源虽没文化, 但人不错。纷乱过后, 中国进入了统一的时期。

11、“咸平之治”

指北宋真宗时的一段小康时期, 北宋经济非常发达, 文化也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 物资, 精神文明都搞得不错。 只是武力太弱, 只能向邻国割肉以维持和平, 从此中国再无汉唐的国威。

12、“永乐时期”

明成祖朱棣文治武功算是不错, 百姓生活还算可以, 对外五征漠北, 打出了国威, 同时积极与外界沟通, 郑和下西洋的规模比汉朝的张骞通西域,唐朝的三藏西天取经都大很多。 只是好象历史上没有一个特定的”永乐之治”或”永乐盛世”的称号。

12、“仁宣之治”

仁宗和宣宗是有名的仁慈守成之君, 百姓安居乐业, 仁宣很象汉代的文景。 但时间短。

13、”弘治中兴”

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大多懒惰昏庸, 但明孝宗朱佑樘算是个例外。 勤政爱民, 把走向没落的明朝向上拉了不少。 ”弘治中兴”名符其实。

14、“康乾盛世”

康熙, 庸正, 乾隆真有两下子, 这么大版图的一个国家。 居然能这么有效的治理。 这一点,汉唐都有所不如。 对外基本没有败仗, 对内百姓生活也基本可以, 不过, 毕竟是亡国奴生活, 遭受歧视, 受气是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