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回到菩提这一节。实际上,须菩提究竟是什么来路并不要紧。西游记不过是借他这张嘴,来给孙悟空安排一场开场白,借他这个人,对孙悟空未来的命运做一番铺垫而已。

为何如此说?因为你且看西游这本书,须菩提用的是佛家的名号,行的却是道家的本领,他的法力无边,弟子也不少,按说完全可以与西天的如来、天庭的玉帝平起平坐,可他却完全没有抗衡之心、竞争之念。

这是与世无争,也是一种悲哀与无奈。

而矛盾的是,偏偏他又教出了孙悟空这么一个徒弟,那样一般一个猴子,放纵下山而去,会有怎样的结局?难道他真的不明白?实际上,祖师明白得很。

可为什么他又要收孙猴做徒弟,教他那么多本事呢?

这就好比是一个父亲,在一生中经历了太多曲折之后,抚摸着伤痛回到家中,把毕生本领传授给自己的儿女。之后,难道他会因为自己的伤痛,而禁止儿女外出闯荡?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听上去勇赳赳气昂昂,其实却是无可奈何的真实人生写照而已。所以,他要赶走孙悟空,让他去为自己的人生而打拼。

孙悟空似乎有些不舍,他说:“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

但须菩提却是一口回绝:“那里什么恩义?你只是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还有一句,说的是:“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这话说得极是果决,可是有什么道理么?其实道理无非就是一句话,孙悟空,你离开之后便是走自己的路,任你遇到何等艰难险阻,都只能自己解决,拿学到的本领解决,绝无回来求救的道理。(事实上,后来孙猴子便大闹天宫,惹下天大灾祸,最终被压在五行山下,师祖似乎预见了这一点)

电视剧《西游记》里有一段导演增加的情节,说孙猴在五庄观推翻了人参果树,便曾回来寻找他的祖师,只是人去楼空,一无所见。这虽然是想象的叠加,却也是符合小说的本义:走了,那便是忘了。忘了,便不必再想起!

从《西游记》后来的文字看,孙猴似乎还真是完全忘却了这位祖师,同样是这本书,第三十四回便有这么一句:

“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为他使碎六叶连肝肺,用尽三毛七孔心。

可若是往回翻到第一回,又分明写着孙悟空见到菩提祖师之际,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

这是怎么回事?孙猴子得健忘症了吗?自然不是,可是记得又能如何?不如且忘记。

回看上一集:三分佛是伪饰,七分道才是真:其实菩提真身就是太上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