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一生共有八个儿子,虽说最后是由正牌的嫡子刘盈继承了他的皇位,但刘邦心中一直以来喜欢的却是另外一位皇子——赵王如意。

用刘邦自己的一句话来说,叫做——“如意类我”。意思也就是说,在众多儿子之中,只有赵王如意最像我!

大家知道,刘邦为人比较豪爽,不是那种书生意气之人,做事果断、毒辣。

俗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刘邦自然也非常喜欢和与自己性格相同的人交往,尤其是发现自己的儿子如意也是性格豪放之人之时,心中自然是喜爱有加。

当然,除了心理原因之外,刘邦在选拔皇太子的时候,也特意结合了一下当时天下的实际情况——国家刚刚建立,局势还不太稳定,造反的诸侯不少,必须要选一位有定力、有手腕的皇子来出任皇太子。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在自己百年之后,镇得住那些功臣名将。

大家知道,在汉高祖在位后期,韩王韩信、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和燕王卢绾等人先后谋反被杀。

于是,刘邦开始重点培养和自己性格相同的赵王如意,希望将来由他来继承自己的皇位。

然而,刘邦的这一打算却得到了来自以吕后、张良、周昌为代表的势力的强烈反对。

因为在这些人看来,太子刘盈并没有什么过错,他心地善良、爱民如子。而眼下正是国家休养生息的时候,正是需要这样一位接班人的时候。

如果选择一位杀伐过度的君主,势必会对国家不利。

在众多大臣的一致劝说下,刘邦最终放弃了废掉太子刘盈、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想法。

然而,吕后对于赵王如意、以及其母亲的恨,却早已经浸入骨髓,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于是,当刘邦去世之后,吕后便设计把赵王如意从封地给召到了都城。

让吕后没有料到的是,自己儿子孝惠帝刘盈竟然看出了自己的打算,自从赵王如意入宫之后,就始终把赵王如意安排在他的身边,包括吃饭和睡觉。

这让吕后失去了下手的机会,但吕后却并不甘心。

于是,经过下人的仔细观察后,他们发现了孝惠帝的一个漏洞——那就是孝惠帝有早起外出晨练的习惯,而赵王如意却是个贪床的少年,很少会早起。

而孝惠帝出于关爱,在外出晨练的时候,又不忍心把赵王如意叫醒。

于是,这就给了吕后一个下手的好时机——一天清晨,当孝惠帝像往常一样外出晨练的时候,吕后的手下伺机溜进了孝惠帝的寝宫,用早就准备好的毒酒杀害了赵王如意。

等孝惠帝回来之时,赵王如意已经是七窍流血,绝气而亡。

孝惠帝内心虽然非常的气愤,但他却不能拿凶手怎么样,因为那毕竟是自己的母亲,自己绝不能对自己的母亲动手。

弟弟如意的意外死亡,让孝惠帝内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然而,事情还没有就此而结束——很快,吕后便又把赵王如意的母亲戚夫人,也抓捕到了都城,并且关进了大牢之中。

为了出一出憋在自己内心多年的那口恶气,吕后决定暂不杀死戚夫人,而是打算慢慢折磨死她。

于是,臭名昭著的酷刑——“人彘”,便应运而生了。

很快,戚夫人便被残忍地砍去了双手、双脚,喝下了哑药、熏聋了耳朵,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废人。

如果这件事情是吕后自己偷偷摸摸、私下做的也就算了,没想到她竟然还在几天之后,把儿子孝惠帝带进了牢房之中,让儿子刘盈亲眼参观一下自己的这一“杰作”。

当孝惠帝得知眼前的这一“怪物”正是赵王如意的母亲——戚夫人的时候,当即就吓哭了,回去之后还大病了一场。

其实,戚夫人也应该知道自己会有这么一天,所以她才会一直给刘邦吹耳边风,希望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因为她心中非常的清楚,只有自己的儿子当了太子,成为未来的皇帝,自己母子才会真正的获得安全。负责,暂时的得宠,极易给未来的自己和自己的儿子,带来无尽的灾难。

然而,历史的车轮没有选择戚夫人和他的儿子,而是选择了吕后和吕后的儿子孝惠帝。

或许,就赵王如意和其母戚夫人残忍被杀来说,是历史的悲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