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宠爱戚夫人,甚至愿意为了戚夫人而重立太子,刘邦真的是因为一个女子而动摇江山社稷的一个人吗?为何他会提出想要换太子的想法?之后太子没有换成,刘邦为什么没有杀了对刘如意极有威胁的皇后吕氏?这些就是本文即将要讨论的问题。

首先,刘邦一定不是一个为了女色就动摇社稷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刘邦之前做过一些事情可以为此提供证据。被项羽大军追杀的时候,刘邦和儿子刘盈、女儿鲁元公主,侍卫夏侯婴,还有一位车夫正坐在马车里逃命。可是人太多,马儿跑了太久,就越来越慢。要放弃几个人减轻马车的重量,才能活下去。刘邦在那一瞬间就做出了选择,他知道夏侯婴是侍卫可以保护自己所以不能丢,而车夫要负责掌控马车所以也不能丢,最后就剩下自己的两个从小养大的一双儿女了,这两个人胆子又小,在逃命的时候成为自己的累赘,所以刘邦迅速一脚就将两个儿女给踢下了马车。还有当初项羽押着刘邦的结发妻子吕雉来要挟刘邦,刘邦放弃了营救吕雉的性命,还放话说要杀就杀。可以看出刘邦是一个为了大业可以放弃一切的人,他怎么可能为了一个戚夫人就舍弃自己的江山!

那么刘邦为何会提出换太子呢?我们从他的话中可以找到蛛丝马迹,刘邦常常对大臣们说太子刘盈软弱仁慈,性子一点也不像自己,反而是只有几岁的赵王刘如意特别像自己。在刘邦的心里,太子刘盈不符合他的继承人的选择标准,所以刘邦才有了废太子的想法。这是刘邦经过实际的考证之后所做的决定,绝非仅仅是因为戚夫人的苦苦哀求。

后来,大臣们都反对刘邦替换太子,张良甚至为吕后想出了请“商山四皓”的办法,刘邦见后也只能说太子羽翼已丰,无法废掉。其实刘邦知道,张良的态度已经表明了朝中文人是不希望废太子的,他们隐隐的已经和太子刘盈站成一线,是“太子党”。张良无欲无求,是刘邦少数的几个信任的臣子,所以,刘邦知道有了张良的辅佐,就算太子羸弱也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而且不杀吕后也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和吕后夫妻多年的刘邦比其他人看得更清楚的就是吕雉的野心,但是他并没有阻止,为什么呢?

汉朝建立之初,刘邦实行的是分封制,功臣封侯拜王的大有人在,而且他们还为了功劳大小和封位的大小起了争执,那个时候就连刘邦自己都没有办法应对这种情况。汉朝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就埋下了异姓王争权叛乱的祸端。刘邦在位时极力打压各异姓王,你说他信任那些一起打天下的功臣,那么请问韩信坟头上的草是怎么长出来的?就算韩信不反,刘邦也会逼他反,这就是政治。

而刘邦和吕后的关系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了,只是当年项羽押着吕雉问刘邦选择妻子还是选择天下的时候,刘邦毫不犹豫就选择了江山放弃了妻子。作为吕雉来说,心里一定是极其愤怒和失望的。再加上后来刘邦宠爱戚夫人,甚至还要为了戚夫人废掉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更加加深了吕雉对刘邦的不满。所以吕雉对刘邦的感情可以说是被刘邦自己给消耗光了。就算吕雉帮助刘邦解决了三大异性王,那也是因为当时这几大异姓王是吕氏一族在朝中的对手,除掉他们,吕氏一族在朝中才能继续下去。

刘邦知道吕雉有政治手腕,他相信自己亲儿子总是比得过那些外甥的吧!吕雉一定会想尽办法来维护儿子刘盈的皇权,这样刘氏的江山才能一代代传下去。所以,刘邦没有杀了吕后。

古代美女何其多,但是死得惨烈的美女却不多,而刘邦的妃子戚夫人却是死得相当惨,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的报复,砍去她的双手双腿,用一种艺术的残忍来结束了戚夫人的生命。刘邦到底对戚夫人和吕雉做了什么,使得他一翘辫子,吕雉就迫不及待的对付这个美貌女子?

刘邦身边有张良陈平,但是在面对排山倒海的项羽军的时候还是溃不成军,几次对上,刘邦都惨败而归。西楚霸王的威名不是吹的,刘邦只能四处逃命。为了躲避追兵,刘邦已经连日连夜的赶路了,疲惫不堪,饥肠辘辘的他来到了一个村子里。下了战马的刘邦刚靠上村头的大树,谁知却听见了夺命般的马蹄声,他知道,追兵已经快要赶上了,于是他牵着战马来到一户农家院子,见到农夫和一位女子正在修剪花园。看到刘邦这一副落难模样,女子起了同情心。这时刘邦又表明身份说是汉王刘邦的手下,现在正被项羽的大军追杀,询问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藏身。女子反应迅速,示意农夫将刘邦藏在井里,自己则放走了刘邦的战马。官兵来搜的时候没有发现刘邦,刘邦于是逃过一劫。

谢过了救命恩人的刘邦发现,救了自己的女子竟然意外的标志,于是他表明真实身份,说愿意娶此女为妃。农夫和女子早就被刘邦的身份给惊呆了,农夫连连同意,从此刘邦身边就跟着一位年轻貌美的戚夫人。

戚夫人在刘邦最落魄的时候救济了他,在刘邦心中,戚夫人温柔善良,还舞技绝美,是上天赐给自己的珍宝。他们约定,将来有了孩子,就给孩子取名为“如意”,这也是戚夫人为刘邦带来的如意。刘邦格外宠爱戚夫人,不止是看在戚夫人曾经的救命之恩上,更是因为在刘邦身边难得有个这么体贴的女子,和吕雉完全不同。此时的吕雉已经年老色衰,无法引起刘邦的兴趣了。而且吕雉也无意再去和其他女人争夺刘邦的宠爱,因为经历了这么多事情的吕雉已经转变成了一个野心政治家,她不再是从前那个只会做农活,相夫教子的普通妇人,她懂得维护朝臣和后宫之主的关系,她也根本没有将戚夫人放在心上,这种只知道依靠男人而活的女人最是悲哀,好收拾得很!

而戚夫人在生下了儿子刘如意之后也开始思考自己今后的生活,现在还有刘邦护着自己母子,刘邦还健在,皇后吕雉都处处为难自己,若是哪一日刘邦不在了,还有谁能保护自己呢?只有自己掌握着权力,有了无人可以挑战的地位,才能安然无忧。

可是早在刘邦建立汉朝的最初,他就立了吕雉的长子刘盈为太子,要是自己的孩子成为太子就好了。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戚夫人开始整日对刘邦吹枕头风,她希望刘邦能够立如意为太子。单纯的戚夫人竟以为换太子就是刘邦一句话的事,她不知道这跟朝堂还有着紧密的联系,复杂着呢!

刘邦也常常对人们说太子刘盈软弱不像我,而如意则是最像自己的儿子了,听了戚夫人的话后,他也起了换掉太子的心思。再加上心爱的戚夫人对着自己就哭,看着实在心疼,就对大臣们说起了换太子的事。

吕后还没有动作,大臣们就站不住了,换太子可是大事,太子刘盈没有错为何要换?御史周昌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而且还挺激动,一点都不给刘邦面子。可是周昌结巴,说话不利索,一句话磕磕绊绊的说出来,完全就将自己愤怒的感情表达不出来,反而增添了喜感,周昌的话是“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就这样换太子风波暂时过去。吕后就站在门外听完了这次讨论,周昌出来,吕后跪在地上当众感谢周昌为太子刘盈说话。

可见戚夫人是利用自己的柔情让刘邦对自己体贴温柔顺从自己而换太子,而吕后则是有朝臣的帮忙,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吕后胜出。刘邦死后,吕后将戚夫人制成人彘,还毒杀了刘如意。

汉高祖刘邦宠爱戚夫人,甚至愿意为了戚夫人而重立太子,刘邦真的是因为一个女子而动摇江山社稷的一个人吗?为何他会提出想要换太子的想法?之后太子没有换成,刘邦为什么没有杀了对刘如意极有威胁的皇后吕氏?这些就是本文即将要讨论的问题。

首先,刘邦一定不是一个为了女色就动摇社稷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刘邦之前做过一些事情可以为此提供证据。被项羽大军追杀的时候,刘邦和儿子刘盈、女儿鲁元公主,侍卫夏侯婴,还有一位车夫正坐在马车里逃命。可是人太多,马儿跑了太久,就越来越慢。要放弃几个人减轻马车的重量,才能活下去。刘邦在那一瞬间就做出了选择,他知道夏侯婴是侍卫可以保护自己所以不能丢,而车夫要负责掌控马车所以也不能丢,最后就剩下自己的两个从小养大的一双儿女了,这两个人胆子又小,在逃命的时候成为自己的累赘,所以刘邦迅速一脚就将两个儿女给踢下了马车。还有当初项羽押着刘邦的结发妻子吕雉来要挟刘邦,刘邦放弃了营救吕雉的性命,还放话说要杀就杀。可以看出刘邦是一个为了大业可以放弃一切的人,他怎么可能为了一个戚夫人就舍弃自己的江山!

那么刘邦为何会提出换太子呢?我们从他的话中可以找到蛛丝马迹,刘邦常常对大臣们说太子刘盈软弱仁慈,性子一点也不像自己,反而是只有几岁的赵王刘如意特别像自己。在刘邦的心里,太子刘盈不符合他的继承人的选择标准,所以刘邦才有了废太子的想法。这是刘邦经过实际的考证之后所做的决定,绝非仅仅是因为戚夫人的苦苦哀求。

后来,大臣们都反对刘邦替换太子,张良甚至为吕后想出了请“商山四皓”的办法,刘邦见后也只能说太子羽翼已丰,无法废掉。其实刘邦知道,张良的态度已经表明了朝中文人是不希望废太子的,他们隐隐的已经和太子刘盈站成一线,是“太子党”。张良无欲无求,是刘邦少数的几个信任的臣子,所以,刘邦知道有了张良的辅佐,就算太子羸弱也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而且不杀吕后也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和吕后夫妻多年的刘邦比其他人看得更清楚的就是吕雉的野心,但是他并没有阻止,为什么呢?

汉朝建立之初,刘邦实行的是分封制,功臣封侯拜王的大有人在,而且他们还为了功劳大小和封位的大小起了争执,那个时候就连刘邦自己都没有办法应对这种情况。汉朝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就埋下了异姓王争权叛乱的祸端。刘邦在位时极力打压各异姓王,你说他信任那些一起打天下的功臣,那么请问韩信坟头上的草是怎么长出来的?就算韩信不反,刘邦也会逼他反,这就是政治。

而刘邦和吕后的关系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了,只是当年项羽押着吕雉问刘邦选择妻子还是选择天下的时候,刘邦毫不犹豫就选择了江山放弃了妻子。作为吕雉来说,心里一定是极其愤怒和失望的。再加上后来刘邦宠爱戚夫人,甚至还要为了戚夫人废掉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更加加深了吕雉对刘邦的不满。所以吕雉对刘邦的感情可以说是被刘邦自己给消耗光了。就算吕雉帮助刘邦解决了三大异性王,那也是因为当时这几大异姓王是吕氏一族在朝中的对手,除掉他们,吕氏一族在朝中才能继续下去。

刘邦知道吕雉有政治手腕,他相信自己亲儿子总是比得过那些外甥的吧!吕雉一定会想尽办法来维护儿子刘盈的皇权,这样刘氏的江山才能一代代传下去。所以,刘邦没有杀了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