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初的甘肃,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军阀扰民,为祸尤烈。本地军阀,你争我抢;外地军阀,乘虚而入,都想在这块贫瘠得再也无法贫瘠的土地上,捞上一把,捞钱财,也捞政治资本。北洋军阀头子吴佩孚由川入甘,就要靠陇右这块土地贫瘠但政治上重要的地方,希望东山再起。

初入陇南

1929年元月,在西北军统治甘肃时期,将甘肃分建为甘肃、宁夏、青海三省。到1931年元月,南京中央政府让马鸿宾代理甘肃主席,想借马的力量,收拾甘肃的混乱局面。

1931年8月25日,西北军留甘部队、新任国民党新编第八师师长雷中田,发动事变,将马鸿宾扣于兰州。这次史称“雷马事变”的行动,使甘肃本就乱纷纷的政局更趋复杂化。“雷马事变”的发生,是吴佩孚进入甘肃的诱因。此前,他已经在四川蛰居了好长时间。

1926年,作为北洋直系军阀首领的吴佩孚,在屡战屡败之后,又被北伐军彻底打垮,逃到四川,寄食于四川军阀杨森篱下。寄人篱下,终归不是长久之计,不甘寂寞的吴佩孚时时注视着政局的变化,妄图东山再起。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四川军阀邓锡侯等人也支持这位昔日不可一世的“大军阀”,为他打点行装,凑起了一个200多名身穿北洋军服、头戴五色国旗帽徽的护卫队。于是,在1931年8月,吴佩孚带着他的夫人、公子,以及10多个幕僚,在护卫队的保护下,以游历为名,浩浩荡荡,从四川进入了甘肃的文县。当时,甘肃的文县、武都一带都是四川军阀的势力范围。所以,吴佩孚一到文县,就受到邓锡侯部下和当地士绅的热烈欢迎。到武都后,当地官员也极尽奉承之能事,捧得这位没落将军晕晕忽忽。吴佩孚在文县和武都呆了一个多月,装模做样,迎来送往,倒也忙忙碌碌。他是清末秀才,向来以儒将自居,所到之处自然免不了附庸风雅,卖弄文才,谈文化,赐“墨宝”,一时间文县、武都等地市场上的宣纸,竟被搜买一空。

吴佩孚还组建了“精一大道”,广收道徒,在武都北山药王洞设世道门,亲自讲经说道,阐述《书经》中“人心惟危”的所谓大道,迷惑群众。一些当地的帮会道门也乘机讲谈所谓“无极老母”、“燃灯古佛”之类的迷信神话,把吴渲染成一个能文能武,博古通今的唯一完人。

北上兰州

1931年10月8日,吴佩孚经成县来到天水。当时,盘踞天水的马廷贤,已接受了蒋介石的收编,被委任为“陇南绥靖指挥”。对于吴佩孚入甘,马廷贤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吴佩孚到天水后,马廷贤一方面表示热烈欢迎,日日以筵席款待;另一方面他又观察局势,虚于应付,在吴佩孚离开天水后即将吴的委任状派专人送给西安绥靖主任杨虎城,表示自己仍效忠中央。吴佩孚在天水,情形与在陇南诸县差不多。不少绅士仍不断去拜访他,不少人还得到他的委任。据说他对于晋谒的宾客,只谈《四书》、《五经》或诗文,不谈政治。当时有人曾问:“听说蒋委员长要请大帅到南京去,大帅去吗?”吴回答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就不再多说了。这位“上将军”尽管表面上对政治放得很松,但却丝毫无法掩盖其东山再起的野心。

“雷马事变”需要一个调停人,迎接上将军的人也从兰州来到了天水。于是这位极想利用调停雷马纠纷来拉拢地方实力派,捞取政治资本的吴佩孚便从天水起身,经陇西、渭源、临洮等县,于1931年11月7日来到兰州,下榻于早就准备好的“吴上将军行辕”。兰州各界对于这位没落将军仍十分推崇,极尽礼数。半月之内,各机关团体的欢迎会或宴会,几乎每日都举行;而吴佩孚在每个场合,都自命不凡,讲“杨墨之学”、讲“中庸之道”、讲“因果报应”,也讲时政。至于挥笔弄墨,附庸风雅,自是免不了的。在吴佩孚的斡旋调解下,“雷马事变”也和平解决了。

“雷马事变”和平解决后,吴佩孚自认为自己有了政治资本,于是就活动了十几位政界要人,发表“通电”,拥护他出山,“共谋国事”,这又使得甘肃的形势复杂化了。蒋介石对吴佩孚的行动深感不安,便命令杨虎城派陕军入甘平乱。在乱纷纷的局势中,吴佩孚绞尽脑汁,已无良策,只好带着眷属和随从,仓促离兰,经宁夏逃往北平。吴佩孚离开兰州的时间是1931年12月9日,算算他在甘肃呆的时间,还不到半年。这位曾经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孚威上将军”,本想凭借甘肃的动乱局势东山再起,谁知局势的变化出人意料,“孚威上将军”只好灰溜溜地逃离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