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明成祖朱棣于1420年建成紫禁城以后,明清先后有二十四位皇帝在紫禁城里居住。这些宫殿全是木制结构,几百年来就和火结下不解之缘。

紫禁城失火的原因,有人为的,也有自然的因素,刚建成的第二年,三大殿便遭到雷击而失火,在明朝,失火主要发生在外朝三大殿、后廷三大宫以及慈宁宫。明朝紫禁城失火统计有几十次之多。

相对明朝,清朝失火的情况相对较少,一方面是皇帝对消防的重视,另一方面在侍卫亲军中,成立一个专门的特种部队--火班军。

清朝皇帝对于火灾的处罚十分严厉,特别是康熙皇帝,多次颁布圣旨教导大家做好防火工作,设立专职太监和侍卫亲军负责巡视火烛,严惩引起火灾的一应人员。

康熙十八年(1679年),太和殿失火,损失惨重,此时正值三藩作乱,康熙爷手里也不宽裕,一时也没钱修缮,心里很是火大。便下令将六位责任人绞死。

为此,康熙皇帝还特意下了一道圣旨,指导意见是这样的:“宫内各处灯火最为要紧。凡有火之处,必着人看守,不许一时少人,总管不时巡查。”为了更好的杜绝火灾,宫廷内还严谨吸烟。

出于防火的考虑,康熙皇帝下旨,在东华门、西华门外,设立了防火侍卫亲军,专门防火和救火,称为防火步军。雍正刚即位,颁旨侍卫亲军,专设火班,在侍卫中挑选100名年轻体壮,熟悉防火的官兵组成了火班军。

乾隆皇帝当政时期,对防火更是重视,他将火班军的规模扩大,人数不断的增多,还多次下旨消防官兵,要认真防火,做好日夜巡查工作,消除火灾隐患。

清宫出于防火安全的考虑,火班军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宫中烧水、取暖都用上好的无烟木炭。地面用灰砖、青石铺地,白玉勾栏,大殿大宫都用金砖铺地,在重要的宫殿外安放铁缸、铜海,合计有308口。

自嘉庆以后,清王朝逐渐衰落。到了光绪,奄奄一息的清廷已经无暇于禁卫制度的整顿了,宫禁侍卫松懈、怠工,火班官军们也玩忽职守,宫内发生了几次大火。其中最严重的火灾有两次:一次是贞度门大火,一次是建福宫大火。

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二月十五日深夜。寒冷干燥的冬夜,北风呼啸,位于紫禁城南部太和门西的贞度门突然浓烟滚滚,烈焰冲天。贞度门西边是崇楼,东连大殿太和殿的正门太和门。

干燥的空气又遇见大风,火势凶猛,火舌如一条条饥饿、疯狂的飞龙无情吞噬着木建门廊。火班军奋力营救,无奈水源严重不足,大火烧了两天两夜,贞度门、昭德门、太和门和一片回廊都烧成了灰烬。这场火来的真是不巧,刚好是光绪皇帝的大婚前夕。

贞度门失火,慈禧太后十分震怒,派员严查。失火的原因原来是贞度门值班护军富山、双奎将油灯顺手挂在了墙边的木柱上,两人昏昏入睡,油灯点燃了后檐引发了灾情。这两人后来被太后处以绞刑。

建福宫失火案发生在清末帝溥仪时期。在溥仪16岁的那年,太监带他去建福宫中的一座仓库,库中珍藏了许多乾隆时期的奇珍异玩,太监怀疑内侍偷盗了许多库中珍宝,建议皇帝清点,溥仪同意了。

清点开始的当日夜晚,建福宫便离奇的发生了大火,美丽的馆阁园林化为成了焦土,富丽的吉云楼、延春阁、广生楼、香云亭、静怡轩等被毁。这时的宫廷内,已经没有火班军,也没有侍卫亲军,仅有的一些老弱内侍,只能眼看大火任其燃烧,溥仪没有任何办法。

自从紫禁城建立以后,这些帝王们都对防火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无奈大清衰落后,别说是防火了,更为严峻的恐怕是防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