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的三教,分别指的是阐教、截教以及人道。封神计划开始的时候,是这三教的仙首在碧游宫来商议这封神榜上的名额归属,其中阐教的教主是元始天尊,截教则属于通天教主,那么人道呢?为什么关于这一教派的仙首身份却没能详细的交代出来呢?其实没交代不要紧,通过分析,我们其实一样能够得出答案的。人道,自然是与人间有关的,而人道的仙首,也就是人间地位最高的,就像是皇帝那一层次的人物,所以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人道的仙首,必定是一位九五之尊。

当然,纣王等人是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的,且不说他在当时还未列入仙班,凭什么参加议会,再说倘若他详细的知道此事,为什么还会将自己也害死,成为后来的天喜星,谁甘愿将自己送入封神榜呢?这里的皇帝其实指的是三皇五帝那种层次的人,在小说中指的就是火云洞的三圣,他们就是号称天地人的伏羲、炎帝以及轩辕。这三位人物既有资格参加那等会议,又有能力推倒封神计划在人间的实施,虽然书中他们的戏份不重,但其实始终都在关注并帮助封神大业的完成。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看他们在书中的两次登场,第一次是在他们给予西岐治疗瘟疫的解药,第二次是给予西岐治疗痘疹的解药。虽然只有两次出场机会,但每一次他们都会非常痛快的施以援手。而且在第一次的时候,前来上门讨药的杨戬,赔着小心称他们为老爷,勉强得到了解药,这里的老爷其实就像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老师,但要知道杨戬在他们面前的辈分太小,这可是人道的仙首,杨戬的这种称谓显然是极不符合礼节。不过为了不耽误封神大业的顺利发展,这三人倒也没有怪罪与他,甚至不仅送给了他解药,还将预防的汤药送给了他,如此尽心尽力的帮助,纵观整本书也难有如此积极地。

其实说起来他们这么做也是无可奈何,姜尚看似精明过人,实则是外强中干,很不中用,随便来个人就要逼得他到处搬救兵,使得封神大业发展迟缓,整天都让他们提心吊胆,这样很容易影响他们的香火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杨戬什么称呼不称呼的自然也不会过多理会。第二次见面的时候,杨戬已经知道了这三位的身份,专门将玉鼎真人的书信来了过去,其实这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在三圣的眼里他们都是小辈,至于谁更小他们也不会去过多关注。

看似在封神大业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三人才出面,有些不合乎情理,但实际上在此书的第一回他们就已经开始行动了。我们知道,故事的开始时从纣王诗兴大发开始的,他写了首诗撩拾大家敬爱的女娲娘娘,因此遭受了来自这位大神的怒火。这看似合情合理,但是如果细想一番的话,纣王的诗也并非是污秽至极,只是单纯的表达出了自己心中的爱慕,你接受的话就大大方方同意,不接受就权当没听见便是,就算女娲是神,也不至于将其一棒子打死吧,这种惩罚的手段似乎有些过于严厉了。

所以,女娲其实早就已经想要对纣王出手,只是苦于没有找到机会而已,书中写女娲在听闻那首情诗之后,火冒三丈,紧接着掐指一算得知商纣必亡,如此才命人着手对付他。要知道虽然女娲没能参加封神大会,但是仙界这么大的事,她不会不知道,而这件事的主线任务就是覆灭殷商,哪里还需要去掐指一算。在这里,我们大可以认为她早已经知情,正好纣王在这个节骨眼让她抓住了小辫子,于是从此便不肯松手。

那么为什么说与三圣有关呢?因为早在情诗写就之前,女娲曾经去过火云宫一趟,他们既然都是在人间接受香火的大户,按理说应当在这场行动中做出贡献,由她来执行这件事也的确是合乎情理的。关于女娲就是在针对纣王的另一个原因是,如果她真的是生气,凭借她的影响力,随便召来几个妖怪,大可以在朝歌城中横冲直撞,她虽然带着人去了,但是却又悻悻而归,然后又召来了轩辕坟的三妖前去魅惑纣王,逼的他犯错。

由此可见,她的真正目的并非是纣王,而是诺大个殷商江山,在到达这个的时候,她赫然发现商朝一片祥和安定,纣王虽然自负,但也的确是个有能力的人,再加上手下能臣不少,想要将这样一个国家覆灭非常艰难,而派轩辕坟的三妖,才能够实现她所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