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钟楼微博坚持敲钟网络爆红,史上最无聊又最有毅力的微博(四)

2013-01-09 14:02:44 来源:生活百科知识大全
  网友人肉出“古城钟楼”开发者神人真身

“你们太神了,居然编出这么神奇的程序。”

“你们才神呢,居然能人肉到我的电话。”

这是记者昨天采访一位叫“党建”的宅男的第一句话。党建,并不出名,但他还有一个称号就有名了“钟楼君”。“钟楼君”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有一个微博,这个微博有一点执着,它还有一点疯狂,它每天不说别的,只是整点“铛铛铛”。

借西安钟楼命名的“古城钟楼”从2011年10月26日起,坚持每天每隔一个时辰都在微博上敲钟,截止到昨晚记者发稿,它敲出了32万多粉丝。昨天,记者终于找到了这位“钟楼君”,他并非西安钟楼的官微,而只是一个80后技术宅男的贪玩产物。

“古城钟楼”真身,也在找这位神人

这两天,这个史上“最无聊又最有毅力的微博”引发空前围观,文艺青年称之为“微博行为艺术”;“知道分子”则从“文化心理”的高度解读,颂扬“浮躁中求专注”;“IT技术宅”则认定这是“整点报时程序”,争相进行编程技术解剖。

“古城钟楼”,指的是现位于西安市中心的西安钟楼,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这座钟楼是西安的“地标”。去过西安的人都知道,城市按“井”字形规划,钟楼正好在城市的中轴线上,与鼓楼遥相呼应,是城市的绝对中心。

记者首先联系了钟鼓楼博物馆,博物馆陈副馆长告诉记者,“古城钟楼”并非官方微博,他们也很想找到这位神人:“当然是为表感谢,他让30多万人关注我们的古钟楼。”

整点“敲钟”其实是程序操控

多方辗转,记者终于找到了真正的“钟楼君”两位80后IT技术宅男“葡萄侠”和“党建”。所以,他们并非传说中的“无聊却执着”,微博每天的整点“敲钟”其实是程序操控。两人都是软件工程师,是大学死党,设计这个程序,纯粹为了好玩。摩羯座的“葡萄侠”贡献奇妙点子,处女座的“党建”负责维护。

或许是因为处女座的完美主义,“古城钟楼”的报时非常有序,按干支计时的十二时辰定时发送,从子时开始“铛”字随之递增,丑时“铛铛”两声,寅时“铛铛铛铛”四声,卯时“铛铛铛铛铛铛”六声……

这让编程增加了技术含量。“一个最简单的报时程序是1行代码,但是古城钟楼的程序至少有3万行。”“党建”说。也就是说,“操控”发微博的程序只有1行,剩余29999行代码都是他们用各种好玩的新技术折腾出来的。

“古城钟楼”的忠实粉丝会发现,中间有几个月“钟”停了。“党建”说,那是因为原来的免费服务器到期了,因为有粉丝抗议,所以他们自己掏钱买了新的服务器继续“敲钟”。

这枚宅男,是“谢耳朵”的粉丝

“党建”特别声明,哥俩没有运营微博的意思,更没想过项目推广,“不过是作为半个西安人,想让更多的人认识古城钟楼,认识西安。”因为在他们看来,编程不过是欢乐的“业余消遣”。

他们就像美剧《IT狂人》里的Moss和《生活大爆炸》里的四人组,是“技术宅”。

“党建”就是“谢耳朵”的脑残粉。“你看谢耳朵他们通过使用网络卫星等通讯设施,成功地控制了电灯的开和关,他们做了很多很多的努力,或许在别人看来这多无聊,但却足以让他们兴奋了,最重要的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完成。”在“党建”看来,这就是“技术宅”的乐趣。

而作为“IT技术宅”,“党建”更愿意自称为“码农”,“有人说,用那么多行代码,折腾那么多的技术,太扯了。其实你们不了解码农的乐趣,码农的乐趣在于折腾各种技术,越复杂越开心,生命在于折腾嘛。”

除了“古城钟楼”,他们还有别的作品

为了证明自己的开心,“党建”还向记者推荐了另外两个新浪微博“挨踢新文”和“全球美妞排行榜”。这也是他们的“小发明”,比如“全球美妞排行榜”,使用了人脸识别技术,美女们可以上传自拍照,符合条件即可上榜,“其实这两个程序的技术含量更高,没想到火了最机械的‘西安钟楼’。”

“我们的目标,就是可以自动化的,绝不手动。” “党建”说,于是他会为音乐盒配上遥控器,上个月,还淘到了一个会自动挤牙膏的玩意儿,“希望‘西安钟楼’的火爆,可以改变‘码农’留给大家的刻板印象,我们也有生活情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