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颅内钙化的各种原因

2021-01-08 23:34:44 来源:生活百科知识大全

颅内钙化的原因有很多,正常人也可以有钙化,而有些是病理性的。后者引起颅内病理性钙化的病因有很多。 仅凭描述,暂不能确定具体病因,故建议你及时到正规医院脑外科,通过查体、拍片、头颅电脑断层扫描等检查明确原因,鉴别正常或病理性,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那么,颅内钙化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和360常识网一起了解一下吧!


1、生理性钙化

松果体与缰联合钙化

成人多见,一般直径3-5 mm,如果松果体钙化超过12 mm * 12 mm,则应考虑松果体区肿瘤的可能。缰联合位于第三脑室的后方,松果体的前方,30岁以上的人,15%头颅CT提示缰联合钙化。典型钙化灶呈C形。

脉络丛钙化

是最常见的颅内生理性钙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率逐渐增高,50岁时约75%有钙化,以侧脑室脉络丛钙化为多见,第三、四脑室脉络丛的钙化罕见。表现多样,可呈局限点状,也可呈直径达1 cm 的团块状,大多双侧对称。

硬脑膜钙化

多见于中年人和老年人,大脑镰、小脑幕处的钙化容易辨认,影像学上钙化灶沿大脑镰、小脑幕分布。

基底节钙化

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钙化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通常较小。若钙化灶范围较大,且合并小脑齿状核钙化,应考虑病理性钙化的可能。基底节钙化常以苍白球为主,多两侧对称,钙化呈卵圆形,两侧构成八字形,如壳核、尾状核和丘脑同时钙化,可勾划出内囊的轮廓。


2、肿瘤疾病

脂肪瘤和脊索瘤

脂肪瘤常位于胼胝体, 可呈高度特异的边缘钙化征( bracket sign)。

胶质瘤

最常见的脑部肿瘤,头颅X 线平片中5%可见钙化。通常生长缓慢, 恶性程度低的胶质瘤容易钙化, 高度恶性的罕有钙化。少突胶质细胞瘤约50%有钙化,可呈局限点片状、弯曲条索状、不规则团块状、皮层脑回状。

颅咽管瘤

儿童多见,75%以上可见钙化, 形态多样, 大多数病例囊壁可出现钙化, 呈曲线型。特征是钙化中心在鞍上,囊壁壳状钙化和环形强化。成人的颅咽管瘤诊断较困难,因为钙化不多见, 但可见鞍隔由于肿瘤压迫向前凸出。

脑膜瘤

钙化呈球样,主要位于矢状窦旁或典型的硬脑膜的位置。若肿瘤侵犯穹窿或蝶骨嵴可见增厚的骨质,还可见脑膜血管征。有学者研究认为钙化的脑膜瘤不复发,他们提出钙化可能是提示脑膜瘤不复发的重要因素。

表皮样囊肿

是后颅窝及颅底的常见肿瘤,可见多发的弧形钙化。

畸胎瘤

常见于儿童的松果体区及鞍上区,钙化多见。除了畸胎瘤,松果体细胞瘤也可见钙化,CT平扫常表现为松果体区边界清楚的圆形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注射造影剂后可见均匀强化,肿瘤可造成第三脑室后部受压,幕上脑室均匀扩张。

室管膜瘤

多见于儿童的后颅窝区,也可见于成人的天幕上腔, 钙化并不多见, 但也可见密度高的钙化灶。

脉络丛乳头状瘤

主要见于儿童,约1/4钙化。钙化位于侧脑室或第四脑室,钙化可帮助与成神经管细胞瘤鉴别,因为后者基本不钙化。

转移瘤

CT平扫转移瘤多表现为大小不等、多发、低密度结节影, 少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转移瘤的钙化非常罕见。


3、血管性疾病

动脉瘤

当动脉瘤长时间存在时,会呈典型的弧形或圆形边缘钙化。大多位于Willis环周围。颅内动脉瘤虽然常见,但钙化并不多见,大多数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无钙化。

绵状血管畸形

瘤内钙化呈分散的点片状或细沙砾状,在CT 上呈不规则的高密度影,中心钙化,密度较低。而MRI的诊断更加准确,呈不规则混杂信号的团块影,包含了不同阶段的出血信号,利用梯度回波和自旋回波序列可见到CT上未见的皮层下病变。

动静脉畸形

可见有线团样钙化。

慢性硬膜外血肿、颅内血肿

时间较长的硬膜外血肿,可以钙化,但血肿包膜的钙化比较多见。

动脉粥样硬化

呈线性斑点影,尤其是颈动脉虹吸部常见。可能导致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Sturge-Weber综合征

即颅面血管瘤病,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畸形,以颜面血管瘤和癫痫发作为其临床特征。皮层钙化灶一般位于软脑膜血管瘤下方,可延伸至下方的白质。钙化的部位一般位于与面部血管瘤同侧的顶、枕叶,呈双轨状或脑回状。


4、感染性疾病

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的影像学特征:基底脑膜强化,脑水肿,脑干和脑实质幕上的梗死等。长期结核性脑膜炎会造成脑膜的钙化和局部的萎缩,可在颅底部的渗出物处见到特征性的钙化小结节。

先天性弓形虫病

钙化很特异,大脑皮层多发散在的点片影,基底节区线性条纹。

巨细胞病毒感染

常为严重的宫内颅内感染,伴小头畸形,特征性的室周钙化勾勒出扩张的脑室。钙化呈斑点状,双侧对称,沿脑室周围分布。

脑囊虫病

特征性的散在的钙化结节,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3 mm。钙化周围无水肿,增强扫描无强化。


5、代谢性疾病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血钙降低不仅导致手足搐搦、癫痫样全身抽搐,有时还会导致舞蹈症或帕金森综合征,也有患者会产生小脑的症状和体征,此外,患者还可产生多个颅神经麻痹、视神经萎缩、神经运动障碍、学习障碍等症状。约半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会发生基底节钙化,基底节的钙化常对称,苍白球钙化呈对称八字形、圆形;壳核钙化为八字形或尖向下的三角形;尾状核头钙化为倒八字形;丘脑钙化为双侧类圆形,全部钙化为尖向上的三角形;小脑齿状核钙化为对称不规则形,明显者为肾形;脑叶深部多为不规则或条带状钙化 。脑内钙化发生部位和次序依次为: 基底节、齿状核、大脑灰白质交界处及小脑灰质,另外尚可见于丘脑、脑干、侧脑室周围。

基底节钙化

苍白球呈圆锥形或长条形对称性钙化,尾状核头部呈倒八字形或片状钙化, 尾状核体部呈带状钙化,壳核表现为点状、片状或不规则形钙化。

神经纤维瘤病

有的患者会伴有第三脑室和侧脑室的脉络丛钙化。

结节性硬化症

是细胞分化及繁殖异常性的疾病, 面部皮脂腺瘤、癫痫、智能障碍是三大典型临床特征,并可累及脑、皮肤、肾、心、眼、骨等全身多个脏器组织,病理表现为错构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