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话: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其中最难的莫过于婆婆和儿媳妇的相处。 婆媳关系存在着十分不稳定性,她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势必给整个家庭带来阴影。从我国的优良传统、伦理道德和精神文明出发,对婆媳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 论述。告诉天下的婆婆、媳妇们,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婆媳不是母女胜似母女,互敬互爱、和睦相处,使整个家庭和谐温馨。

1、避免争吵

婆媳之间出现分歧时,双方都应保持冷静的头脑。心理学告诉我们,消极而强烈的情绪容易使人失去理性;争吵还具有“惯性”,即一旦因一点小事“开战”,日后往往有事便吵,久而久之,成见会越来越大。因此,当一方情绪反应激烈时,另一方应保持冷静与沉默,或者寻机走脱、回避,等事态平息后再交换意见,处理问题。 此外,婆媳双方平日有了意见,切忌向邻居、同事或朋友乱讲。我国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捐东西越捐越少,捎话越捎越多”。说的就是“传话”在人际关系中的不良作用。婆媳失和,向亲朋邻里诉说,传来传去,面目全非,只会加剧矛盾。

2、相互尊重与谅解

婆媳双方要妥善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首先都要承认双方是一种平等的人际关系,而不是一方必须服从于另一方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作为媳妇,要多尊敬婆婆,因为婆婆年岁大,管家经验丰富;做婆婆的也不要总是在媳妇面前摆架子,要看到儿媳的长处,多尊重儿媳的意见。所谓“谅解”,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我们的先辈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所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蕴含着谅解的思想,也完全适合于处理婆媳关系。

3、发挥儿子的中介作用

儿子作为婆媳关系的中介点,对婆媳双方的性格特点最为了解。因此,儿子在处理婆媳关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

①儿子可以帮助婆媳进行心理沟通。通过儿子的沟通,婆媳之间可以更轻易地消除心理上的屏障,增进感情。例如平日家中有什么关于婆婆的好事,儿子可以多叫妻子出面,母亲过生日,买了东西叫妻子出面送给老人等。这些策略都有助于婆媳之间的情感交流。

②婆媳之间发生矛盾时,儿子可以起疏导作用。由于婆媳之间既缺少母子间的亲切。又没有夫妇间的密切,因而出现了隔阂往往不容易消除,通过儿子从中周旋,可以消除心理屏障,使婆媳和好如初。

作为儿媳要和婆婆搞好关系,除了物质上孝敬之外,还应注意和婆婆搞好感情交流,消除心理隔阂。只有心理及时沟通,双方的心理距离才会缩短。因此,做媳妇的平日里要常向婆婆问寒问暖,每逢老人身体不适,更需悉心照料,使老人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这样,婆慈媳孝,亲亲热热,情同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