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大图
放学路上 中外妈妈与宝宝聊天内容区别

不同的问话体现不同的教育观念。中国父母比较多地关注孩子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而国外的父母则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情绪情感、兴趣、能力以及孩子自身成功感的建立和与伙伴交往上。有人曾经做过调查,将中外父母的问话进行了对比。

一、在中国,父母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时说的第一句话通常是:

1、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

2、你们今天学什么了?

3、有人欺负你吗?

4、今天老师布置作业了吗?

二、国外父母问孩子的那一句话通常是:

1、今天你快乐吗?

2、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吗?

3、你有什么作品吗?

4、今天和大家玩得高兴吗?

三、两者不同问话,会如何影响孩子?

前者的关心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可能会让孩子自己对生活和学习过程有更多的关注,而忽视了情绪情感的变化、成功感的建立等。而后者的话,更容易让孩子有倾谈的欲望,有表达的意愿,会让孩子对自己的作为有所感触,并且会对今后的幼儿园生活产生向往。

四、换种问话,换种问题

父母每天接孩子回家时,是孩子思维最活跃、最兴奋的阶段,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黄金时间,父母可以好好利用这一段时间,开发孩子的思维,给孩子的表达创造良好的机会。

如,可以提一些这样的问题:

1、你今天最快乐的事是什么?为什么它是最快乐的事?

2、今天你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什么游戏?

3、你听见或看见了哪些有趣的事?

4、你今天新交的好朋友是谁?他有什么优点?

像这样的问题,提问内容具体,孩子知道从何而答。如果父母每天一出园第一句话就问:“你今天吃什么了?”在孩子思维最兴奋的阶段,他不会理清思路,回答一天三餐是什么,可能只给您一个简单的回答,比如面条,因为面条是孩子最易记住的词汇。如果您想了解孩子每天吃了什么,您可以把孩子领到园里的食谱园地,按照食谱问一问孩子,孩子就会把思路理清,认真告诉您。这样您不仅能了解孩子饮食情况,还能大大增加孩子的讲述欲望。孩子讲述的多,就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

优质的问话,能激发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在表达过程中,有时还会附带上他自己的见解,这会让孩子的思维更加活跃。父母在提问时,需要注意一点的是,提问最好使用开放性的语言,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要用“是不是”这类封闭性的语言。而封闭性的提问容易造成孩子思维的惰性,而问“为什么”,会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开阔孩子的思维,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同时,这样的提问还能练就孩子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