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性爱,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陶醉、美妙还是紧张、急切?其实防护才是最应该被关注的事。

我国每年流产人数达到1300万人次,76.1%有性经验的女性对于安全期的认知有错误,68.3%的女性认为避孕药就是“紧急避孕药”。本期特别邀请亚太避孕理事会主席Soo Keat Khoo,WCD总协调人路德维·哈恩,为您总结避孕误区,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

误区一:避孕套防护最安全。常规避孕方式中,宫内节育器是最有效的,适合已经生育的女性,其次是短效口服避孕药,效果次之的是避孕套、安全期和体外排精。紧急避孕药是补救措施,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法。有稳定的性伴侣,首选短效口服避孕药。

误区二:事后一片万事大吉。很多女性认为避孕药就是“紧急避孕药”。事实上,这两者区别很大,错误使用会给女性健康带来影响。紧急避孕药的成分是大剂量单一孕激素,一次性摄入后会对内分泌造成很大波动,所以只能作为偶尔一次的候补急救措施,每年使用不超过3—4次,否则就只能等着内分泌失调了。

误区三:避孕药是激素,不能多吃。很多人谈激素色变,其实那些让人增肥、长毛的激素多是外源性皮质激素,第四代新型口服避孕药含有的雌孕激素,相当于女性卵巢分泌的内源性激素,不仅不会引起副作用,还能帮助女性改善痤疮、痛经以及经前不适综合征。

误区四:长期吃避孕药会影响怀孕。口服避孕药只是让卵巢暂时休息,生育功能不会因此退化,反而会因为休息获取更多健康益处,比如降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患病几率。只要停药,下个月经周期就能怀孕。

产后别等来月经了再避孕

产后月经复潮前,已恢复排卵功能

产后不久就又怀孕的新妈妈并不少见,其中不少人和上面这位宝宝妈一样,都是没来一次月经,就又怀孕了,她们对此也很困惑。

产后一直没来月经,也会怀孕吗?

很多人都以为产后来过月经,才会开始排卵,所以在来月经以前可以不避孕,但事实上,大部分产妇都是先恢复排卵功能,才来第一次月经的。

通常,不哺乳或哺乳少、时间短的女性在产后2~3个月恢复排卵功能,有些人甚至在产后40多天就开始排卵了。母乳喂养的女性,由于体内泌乳素水平比较高,会抑制雌激素、孕激素的分泌,所以恢复排卵功能的时间会晚一点,多是在产后半年。

新妈妈在恢复排卵以后,如果卵子没有与精子相遇并结合成受精卵,那么在排卵后的第14天左右,产后第一次月经就来潮了。

由此可见,产后第一次月经来潮前,并不是安全期,如果不避孕,就可能意外怀孕。

产后马上怀孕,对妈妈、宝宝都不利

刚刚生完孩子,就意外怀孕,对妈妈和宝宝来说,都是很不利的。

此时,新妈妈的子宫还没有完全恢复,如果做人流手术或进行药流,都会对子宫内膜造成又一次的损伤,人流手术还会增加新妈妈患盆腔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的风险。如果继续妊娠,则要一边照顾嗷嗷待哺的婴儿,一边孕育新的生命,很容易过度疲劳、精神紧张。

特别是刚进行过剖宫产的新妈妈,不管是做人流手术还是继续妊娠,风险会更大。倘若此次怀孕的胚胎刚好着床在上次剖宫产的伤口上,可能引起子宫穿孔、破裂、出血等,甚至会危及生命。

对于宝宝而言,母乳是他们最好的食物,但新妈妈怀孕的话,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另外,怀孕还会让新妈妈没有更多的精力照顾宝宝,不利于宝宝的身心发育。

避孕,从产后第一次性生活开始

为了宝宝和自己的健康,新妈妈从产后第一次性生活起,就要开始避孕。

究竟如何避孕呢?郭瑞霞建议,不哺乳的女性可以口服避孕药,还可以采取安全套避孕法。哺乳的女性不适合口服避孕药,因为口服避孕药会影响乳汁的分泌,药物还可能随母乳进入婴儿体内,进而可能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此外,顺产的新妈妈等到产后3个月,可以选择放置宫内节育器来避孕,剖宫产的新妈妈则要等到生产半年以后进行。

有些月经复潮的新妈妈喜欢采取安全期避孕法,其实,这种方法很不安全,尤其是月经刚恢复的新妈妈,排卵通常不规律,提前、拖后都正常,安全期一点不安全。